首页 » 离岸问答 » 跨境并购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升级:境外公司并购维权指南

跨境并购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升级:境外公司并购维权指南

随着《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于2025年5月1日正式施行,我国跨境并购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全面升级。在企业“出海”并购热潮中,知识产权已成为核心资产,但权利归属不清、权属瑕疵等风险也随之凸显,政策升级为企业维权提供了坚实保障。

境外公司并购

政策明确要求企业在跨境并购中强化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这是防范风险的关键一步。某中国企业收购欧美软件公司后,发现核心模块版权归属第三方,陷入被动纠纷,这类案例并非个例。新规下,企业需聘请专业机构核查目标公司专利、商标等权属,重点排查是否存在创始人个人持股、外包成果未确权等问题,必要时要求卖方预留担保资金。
遵循属地法规是跨境维权的核心原则。不同国家对知识产权归属规定差异显著,美国以合同约定为准,而德国、日本则有专门的雇佣发明法。政策鼓励企业建立全球适配的知识产权制度,如在德国需及时向发明人发出受让声明并支付法定奖金,避免因程序疏漏丧失权利。同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可提供属地化法律支持,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合同约定与证据留存是维权的重要支撑。政策强调并购协议中需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分享机制及纠纷解决方式,杜绝模糊表述。企业还应完善内部管理,要求研发人员签署权属协议,建立发明日志留存证据。若发现权属隐患,需及时补签补充协议,必要时通过调解或司法途径确权。
面对复杂的政策要求与跨境流程,专业服务机构成为企业刚需。舒心企服可全程助力境外公司并购维权,依托政策资源提供尽职调查、属地法规解读、合同合规审查等一站式服务,精准规避权属风险,高效应对纠纷。从政策适配到实战维权,舒心企服让企业在跨境并购中全程安心,相关业务均可通过舒心企服便捷办理。
2025-11-20 14:41 添加评论

要回答该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热门问题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2 小时前
  • 浏览: 252
  • 关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