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资讯 » 资讯 » 企业的身份困惑

企业的身份困惑

“我是谁?”——这个哈姆雷特关于自我认知的经典追问,如今也是诸多企业家对自己企业身份的困惑。

日前访问总部位于杭州的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本是华为和美国3COM公司于2003年组建的合资公司,2007年,3COM同华为达成协议,全资收购了合资公司。

按照华三通信副总裁王巍的说法,公司被3COM全资拥有后,思科等竞争对手高兴了,他们说,好了,现在你们也是美国公司了,竞标时没法再标榜自己是中国企业了吧;中国政府也认为,公司已经卖给了美国人,当然是美国企业;而在美国人看来,公司的研发、生产制造、核心专利全在中国,还是中国企业。这种“不中不美”的尴尬,让华三高层很是苦恼了一阵,最后干脆自封自己是“月球企业”——以后不再地球上混了。这当然是玩笑性质的气话。

类似的身份困惑似乎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今年3月,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后,商务部官员表示,该案发生在两家外资企业之间,并不涉及中国的投资政策,因为汇源是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外国公司。商务部官员的这个表态,让一度群情汹涌保护民族品牌的呼声陷入了难堪。

去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牛根生以保护“民族品牌”的名义吁请国人施以援手,以防蒙牛落入外资手中。结果,媒体曝光牛根生早把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不过是一“山寨版”的民族品牌。

这些年,几乎每一次有公司打着民族品牌的旗帜,希望争得国内舆论支持时,最后往往是适得其反,反被“验明正身”,是黄皮白心“香蕉人”式的“外资企业”。

2007年,达能娃哈哈爆发股权争夺战,娃哈哈以“捍卫中国民族品牌”为由进行抵抗,不料在此关键时刻,宗庆后被曝自己及其家人拥有美国绿卡及存在漏税问题,让宗庆后高举的民族大旗顿时失去号召力。有媒体评论讥讽说,宗庆后“一边怀揣着‘绿卡’,一边标榜着‘爱国’,显然是牛头不对马嘴。”

拿了绿卡公司就不是中国企业了?宗庆后大概怎么也没想到。如果以公司的注册地和企业老总拿没拿国外的绿卡来界定是中国公司还是外国公司,那估计很多公司的身份都要做个变更了。这些年,为便于海外融资和上市,开展跨国经营,规避贸易壁垒和外汇管制,众多中国企业都选择了在开曼群岛维京群岛百慕大等地注册离岸公司。如果仅以注册地来判定是不是中国企业,那么那些通过“红筹模式”在海外上市的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岂不也都成了外国企业?显然是于理不通。

企业身份的复杂化,国别的难以界定,实际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表现。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企业的经营已经超越国度,资本、市场、团队都越来越国际化,企业的国籍已经很难简单地按注册地或者按总部、按资本成份、按市场等某个类别来界定。

有趣的是,在汇源、蒙牛、娃哈哈高举民族品牌大旗时,那些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却又深受“中国企业”的身份困扰,而极力淡化中国色彩。

联想收购IBM PC后,美国联邦政府一度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采购联想PC,有一段时间杨元庆每逢公开场合就要解释,联想是一家国际企业,把联想当作一家中国企业是错误的,联想的总部在美国,CEO是美国人,董事会成员中有一半是国际背景……还能怎么更全球化呢?华为、中兴等企业多年来的国际化征程,也因为中国背景而频繁遭遇政治偏见和障碍。这都是中国企业在步入全球化时代后遭遇的新问题。

对一个企业身份国籍的界定,也许更应该从它对国家的贡献度来衡量,如果公司缴纳的税收、解决的就业、对技术和产业的推动作用这些社会贡献主要集中在中国,那就算这家企业注册在海外或者总部在海外,它也更应该被视作是中国企业。如果仅仅因为注册地在开曼群岛,就拒绝承认是中国企业,这就是狭隘的民粹主义了。

当然,有些企业动辄拿民族品牌当幌子,也就怪不得有人跟你较真,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企业家还是首先自己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胸襟。

评论已经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