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资讯 » 资讯 » 外资银行绞杀了多少中国富豪

外资银行绞杀了多少中国富豪

外资银行在普通中国人心目中一直代表着最高水准的专业服务和资金安全, 如今笼罩在外资银行之上神秘的光环已经遭到了深深的质疑。

多达数百的中国存款人正准备起诉有关外资银行,追讨其因购买银行推销的投资理财产品而损失掉的百亿财富。

血淋淋的数字:

* 碧桂园投资国际投行美林的金融衍生产品巨亏12亿元人民币,中国女首富杨惠妍身价大幅缩水。

* 中信泰富投资外汇累计认购期权金融衍生产品,巨亏超过150亿港元,荣智健辞职。

* 新加坡富商黄鸿年巨亏超过46亿元起诉花旗集团新加坡私人银行。

* 仅在2007年,整个香港金融市场成交的累积期权合约总值就在1000亿美元以上,涉及到星展银行、渣打银行、荷兰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估计投资该类产品的中国富豪总损失数百亿元以上。国企投资金融衍生产品出现的浮亏超百亿。

东亚银行被诉案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许多购买了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亏损严重,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星展银行等外资银行都因为理财产品而与客户引发纠纷。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主要事件:

日前,客户王先生与朱女士将东亚银行告上北京市东城法院,起诉该行理财产品销售时夸大宣传,而目前产品净值已浮亏85.58%,给客户造成巨大的账面损失。据王先生介绍,他和朱女士2007年9月购买的这款产品,购买金额分别为12.8万美元和1.4万美元。当时银行广告称该产品“首月即支付年收益率30%的固定收益;除获取固定收益外,更有机会赚取红利收益,最高年收益率可达33%;特设可转换条件,提供回本或获利的机会,大大减低亏本的风险”等。客户经理甚至对王先生表示,该款产品在短期内结束的可能性为98%,所以他们估计的汇率损失为2%,基本不会影响正常收益。而目前账面浮亏85.58%。 朱女士认为,银行在向其售卖理财产品时隐瞒风险,用“固定收益”误导客户,宣传上存在故意夸大收益的行为。另外,产品浮亏后,客户提出止损建议,银行未积极有效地控制损失。据此,她起诉银行,要求解除双方的理财委托协议,银行返还其理财金。目前案件仍在审理中。

渣打银行被诉案

上海投资者王女士因购买渣打银行理财产品导致亏损,已向法院提起诉讼,该起案件4月10日在上海卢湾区法院开庭审理,这是国内首起开庭审理涉及外资银行理财产品亏损的案件。 王女士在2008年投资1000万元购买了渣打银行一款名为“金通道环球投资系列”的理财产品,该产品包含了16只海外基金供投资者选择组合。3个月后1000万元的资金已经亏损将近300万元。王女士想把剩余的约700万元资金提出来,但“渣打银行拒绝了提现要求”;直到这时,王女士才发现自己购买的并不是所谓“基金”,而是渣打银行的一款结构性产品。

王女士表示,在亏损之后她才发现“原来渣打理财产品存在很多问题”。她称,这些问题包括渣打银行销售人员在销售时只强调了该款产品投资基金的好处,但并未向她强调购买的实际上是结构性产品,而且她也并没有获知该产品为期一年,不得提前取现。王女士希望通过司法途径进行解决,并为其他类似案例提供借鉴。 王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据了解,目前已有一百位左右的渣打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者组成了集体投诉团队,在深圳、北京、苏州等地针对渣打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投诉,原因都是购买渣打银行理财产品引发巨亏,并认为产品销售环节存在欺骗行为。深圳一位投资者告诉记者,渣打银行理财销售涉嫌欺诈。“我购买的一款产品宣称无惧涨跌,但最后却深度亏损。渣打银行是否应该承担欺诈或者是误导的责任?”这位投资者说,他已经聘请了代理律师,准备提起诉讼。

富商黄鸿年巨亏46亿元

起诉花旗集团私人银行

黄鸿年在香港素有“股市金手指”之称,其在起诉书中称,花旗私人银行多次给予他不准确的交易信息。因为花旗集团的追踪和控制系统有问题,无法准确追踪并记录他的投资情况,这使他去年在外汇及债券交易中巨亏超过46亿元。

星展银行起诉内地投资者,

客户或反诉银行

北京二中院于2009年4月底结束了星展银行和内地客户的第一场庭审。由于投资KODA私人银行高端理财产品,多位内地富豪分别被星展银行起诉至香港和北京的法院,要求及时还清几千万甚至上亿银行欠款。星展银行对大部分内地客户的起诉是在香港进行的,因为其主合同是在香港。而对个别的内地客户,银行以担保为名,要求投资者承担担保责任。在北京被诉的几位客户正聘请律师搜集证据准备反诉。

细节回味

郝婷和赖建平的真实故事:数千万身家灰飞烟灭,倒欠银行巨额债务。

2007年8月,北京的郝婷在香港星展银行开设了账户,银行的投资顾问向她介绍一种全新的投资理财产品KODA,通俗说叫打折买股票,可以以小博大,周转快,防御风险。这个产品是私人银行专门给大客户准备的,别人还拿不到这种东西。每天低买20%,然后可以同时做高抛。但是短短几个月之后,她账户上的8000多万资金却化为乌有,而且还倒欠星展银行9000多万。郝婷表示:“两个月的时间,8000万就变成-9000万了,好象做梦一样,这么多年的辛苦,这么多年的积蓄,就这么一下没了,并且没的莫名其妙,你不知道它是怎么没的。”

遭遇类似亏损的还有北京律师赖建平,他在香港荷兰银行投资2000多万港元如今不仅一分钱不剩,还倒欠荷兰银行200多万港元。赖建平认为自己“被骗了”。荷兰银行存在“故意欺诈”行为,比如:将“推销员”“股托”身份扮演成“私人投资顾问”身份,骗取信任;将银行与客户的对赌关系描述为“银行只是中介方”;故意欺骗不给中文开户文件,却声称提供了中文;明知其不是专业投资者却故意选择为专业投资者;故意将高风险衍生产品描绘为低风险“稳健投资”;任意操控保证金比例等核心游戏规则等等。

很多亏损都缘于银行推销的一种叫KODA的投资理财项目,KODA的全称是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也被称为Accumulator,译为累计期权,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它可以和外汇、股票、石油期货等挂钩,通常合约期为一年,设有取消价及行使价,在一年的期限内以低于现时股价的水平为客户提供股票。KODA有四个特性:1.买入股票的行使价往往比现价低10%-20%;2.当股价升过现价3%-5%时,合约自行取消;3.当股价跌破行使价时,投资者必须双倍吸纳股票;4.合约期一般为一年,投资者只要有合约金额40%的现金或股票抵押即可购买,因此这一产品往往带有很高的杠杆性。假如说股票跌到一块钱了,你还得一年每天买下去,每天得花8块钱一股来买,双倍的买,不光双倍每天买,而且一直要买一年。此类复杂衍生产品给投行带来很多利润。

据专业理财规划师分析,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国际知名投资银行发行的期权,然后再和保本的固定收益票据组合,形成名目繁多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这并不是直接投资,实际上银行与客户签订了对赌协议,银行利用丰富的专业知识,通过格式合同条款约束投资者,侵蚀客户本金,从而获利。以某代客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的客户收益不和平均收益挂钩,而是关联在表现最差股票上。股票上涨代表客户利益方向,但是当表现最差股票达到初始价位96%,合同规定自动终止,银行给自己做了“止损”。当股价跌破初始价位85%,银行可以不付息占用客户资金,跌破65%,触发不保本警戒线,银行可以不还本金。此前被选中的最差股票是汇源果汁,该股票在2007年9月7日港股牛市冲顶时期却一路逆大盘下行,但其基本面综合排名却位居第三,不得不让人怀疑是有人根据自己利益在压抑股价。不过,也有私人银行人士抱怨,许多客户在投资前,都非常清楚产品设计的理念以及存在的风险,只是当出现亏损的时候,就否认当初自己对产品的了解,并指责私人银行没有进行充分的解释。事实上,银行与投资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银行缺少第三方的有效监督,比如对资金具体流向和投资明细的披露,客户无法了解自己资金的实际操作情况。银行在投资者不知情下利用投资者账户进行投资,也不能提供充分的交易信息和风险信息,最终出现纠纷。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肖金泉认为:一些比较大的金融机构给客户设计出KODA产品,和客户是一个博弈关系。银行和客户签了协议以后,实际上在赌,赌石油或者期货的价格或者股票的价格增长或是下跌。在一般人的概念中,Accumulator就是通过这些私人银行购买一些优惠打折的股票,同自己在证券市场上操作并无本质区别,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这些投资Accumulator的客户存在账户里的资金,并没有直接用来购买市场上的股票。而客户存在银行里的钱实际上已买这个金融衍生产品的保证金了,就是说根据你的资产状况他会给你放大,放大就是你购买的数额。许多投资者对这种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并不了解。大部分人仅知道产品的收益,而不知道它的巨大风险。在杠杆的作用下,假设你的账户里有1000万元,那么你的合约数值就会高达五六千万,在收益放大的同时,风险也随之放大。以至于很多亿万富翁掉进去以后,一生的积蓄由于购买了这个产品不仅血本无归,甚至变成需要重新创业。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国国内投资Accumulator的人数远远超过香港。规模非常大,可能中国大部分有钱人都做了这个。这种金融衍生产品不仅对投资者有巨大的吸引力,同样也吸引着发行这些产品的国际投行的银行家们。比如说你有1000万美元,我让你买一亿美元面值的Accumulator,投行那边的收入是5%,那就是500万美元,个人收入一般是30%,那就是150万美元。所以激励机制到了一定份上,连朋友都可以卖了。Accumulator在2007年养活了在香港的国际投行,当时香港最有钱的员工就是那些欧美银行的私人银行家们,当投资者损失惨重欲哭无泪的时候,这些拼命推销Accumulator的私人银行家,却在享受着天堂般的生活。几千万美元的奖金的人有不少,几百万美元的更是多如牛毛。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黄明认为:长江商学院的数十个学生都购买了和郝婷一样的KODA产品,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国内的民营企业家。最近有一批国有企业蒙受了巨额的衍生产品的亏损,也是做非常复杂的衍生产品,和郝婷做的这种复杂衍生产品非常相似。投行是尽量地想兜售这种复杂的衍生产品,它们有很大的激励机制,尤其它们的衍生产品销售员,他的奖金和银行的利润挂钩,在复杂衍生产品上它们赚得越多,这些销售员的奖金也拿得越多。

香港保障投资者协会会长吕志华:内地的受害者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可能是有很多还没有暴露出来,而且有一些受害者可能不想给人知道他自己是受害者。累股期权在2007年最高峰的时候,整个市场应该是超过6000亿的。香港的GDP总量也才1600亿美元。凡内地投资金融衍生产品的人数要多得多,特别是那些在香港开有账户的富裕阶层和民营公司,基本上都参与了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国内投资者对于高杠杆的结构性衍生产品并不熟悉,不排除国际投行等各种力量到大陆来忽悠投资者。私人银行、国际投行在趋利动机下对风险揭示不足,却单方面强调高收益,这也是诱发投资者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

银行方面反应:态度强硬

在收到星展银行的催款通知书时,这些内地客户的第一反应就是联系其客户经理,但是原本“亲密无间”的理财顾问此时要么杳无音讯,要么一问三不知。

实际上,星展银行方面也曾经向内地客户提出和解协议,即再向客户提供贷款用于执行Accumulator合约中双倍购入股票的条款,如果股票市值回升,客户就可以挽回一定的损失。但是一旦接受了这份和解,客户就得放弃追究星展银行责任的权利,但是认为受到了“欺骗”的内地客户并不能心甘情愿接受这样一份自己承担责任的协议。

最后,星展银行方面向法院起诉追讨债款。

为什么这样的官司难打?为什么说外资银行早就设好法律陷阱?一位资深律师给我们揭示了其中的“门道”,这对于广大投资者有着很大的启发和警示。

教训之一:这些客户在外资银行香港分行中的资金,是通过离岸公司的账户转入银行的,已经属于境外资金了,无法在内地对有关银行进行诉讼。

教训之二:香港监管机关把Accumulator的投资者视为专业投资者,因此相对于普通投资者其受到的监管保护会更少。

教训之三:客户与银行发生的纠纷需要到香港法院解决,但外资银行与香港各大熟悉金融的律所早就关系深厚,因此内地客户无法委托这些律师事务所对相关银行提起诉讼。而其他律师事务所对于金融衍生品业务并无深入研究,因此内地客户在香港本地很难找到合适的律师打官司。

面对外资银行的强势,许多投资者都感到无助。有专家指出应围绕“四大质疑”展开辩论,才可以把问题的实质讨论清楚。

质疑销售境外基金是否违规

外资香港银行的销售人员在大陆销售该产品(跨国销售金融衍生产品)是法律明文禁止的。跨国销售金融衍生产品合同应属无效。

质疑是否瞒报风险误导客户

投资者称许多原本应有的销售程序都被架空。按照银监会规定,投资者购买产品前需要进行风险测试。但外资银行的客户很多都没有做,而且用各种谎言骗取客户签名。有些做了通不过,后来私自修改了才通过的。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有投资者称,外资银行理财经理为了能够让客户符合购买理财产品的标准,甚至帮客户伪造资产数额。一位投资者称,他投资的10万美元已经是倾尽所有,但理财经理帮他做的账显示他有100万美元总资产!

质疑信息披露不充分

渣打有意把它自己的理财告败归咎于投资者心理不成熟、投资经验缺失等,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为什么投资者在股市投资失败,却没有纷纷投诉证券公司?外资银行在销售产品时是否向投资人详细介绍了这个产品的风险,履行了告知义务和风险提示义务?这些外资银行让客户签署协议时,是十几页甚至几百页密密麻麻的纯英文文件,而这些银行在给这些客户发催款通知单时,却是字迹大大的纯中文文件。中国客户在签署密密麻麻的英文合同时,很少有中国客户看懂了它们的那个英文合同。以客户不懂英文就在上面签了字作为履行了告知义务的证据是否公平?

质疑银行涉嫌与客户对赌、理财产品“有毒”

以购买某外资银行理财产品为例,这一产品居然是投资美国的基建股票,并且是受次贷危机影响最大的股票,产品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零收益。这里有外资银行集团内部关联交易、故意转嫁对冲有毒产品损失的嫌疑。KODA作为一款“股票累积期权合约”,投资者在银行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存款其实等同于保证金。银行向你销售这个产品的时候,它并没有到市场上真正把这只股票给买回来。而是投资者跟银行买了一个合约,这个合约实际上是一个对赌的合约,即跟签约的银行在对赌。

评论已经关闭.